李子柒在停更三年后强势回归,刷爆朋友圈,据说新视频总播放量达到7亿。为什么时隔多年,大家依然那么欣赏她?
显然,李子柒的个人经历非常励志,她1990年生于四川乡村,6岁父亲去世,后跟随爷爷奶奶生活,14岁被迫外出打工,每月工资几百元,21岁为照顾奶奶回老家开淘宝店,直到2015年才在弟弟的启发下开拍视频。她通过《樱桃酒》《兰州牛肉面》(2016)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经多年努力,成为国内视频的顶流,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创造了一个文化传播的奇迹。这里,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英雄和时代,总是在不断创造和成就彼此。
但是拍摄水平高、视频做得好的人很多,为什么会是李子柒?那一定是她将主题和技术做了完美融合。接下来,我想就此做一番解析。
一、传统文化,你在哪里?
李子柒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她的初心是传播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像一位不断回望的老人,渴望在新时代找到自身的新价值,李子柒想做的,就是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年轻的血液,让她继续前行。
说得很好,但传统文化,得去哪里寻找,哪里才承载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李子柒的不幸,是父亲早逝,而不得不跟着老人生活;但幸运的是,老人就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李子柒忽然认识到,传统文化就保留在乡村里,她从小耳濡目染的那些习惯,就是传统文化。聪明的她通过展示乡村里的田园生活,从而把捉摸不定的传统文化实实在在嵌入日常生活中,把两者很好地融合了起来。
如果传统文化与生活脱离,再好的文化都会失去生命力。这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中国那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会逐渐式微?因为它们没有嵌入我们的生活。不论是古建筑还是古文物,不是被保护起来不可接近,就是被锁在展窗里仅供观赏,或存储在地下室保护。不能流动,没有互动的文化,只是文化遗物,而非文化本身。活的文化是流动的,变化的。对于遗物,我们除了惊叹其外形之奇美外,难以获得更多鲜活的印象。
二、如何展示传统文化?
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方法很简单,就是让传统文化所依附的物质鲜活起来,通过时间的流逝,让它运动起来,从而赋予它生命力。
桌上的一盘菜可不可以是传统文化?当然可以,给予它耐心和足够多的时间。李子柒就做到了。
从播种开始,到成为餐桌上的菜,李子柒把炒菜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拉长了,她从头到尾审视炒菜,先在时间轴上把它解构成一个个小片段,再把小片段连接起来,最后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年。通过镜头的重新诠释,炒菜居然变成了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事。
但要完成这个过程,只有在乡村里长期生活并热爱生命的人才能体会到,李子柒用矜持的慢生活,表达出了东方文化的含蓄与韵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生活看似便利,但已然失去了很多乐趣。身边的商品玲琅满目,但大都逃不过买买买。养花者,花是买的,花盆是买的,肥料也是买的,没一个东西来自大自然。
乡村虽然已被城市化的浪潮席卷过,但毕竟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依然留存了一些需要自给自足的事(但马上也快没了),有一些东西,仍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现在想想,能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做一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三、为什么重头到尾做一遍让人幸福?
记得TED有一集演讲,题目叫《什么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的工作》,演讲者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负责整个流程,就会对结果满意。如果只负责一步,那就不会这么在意了。
工业革命时代,亚当斯密是对的,分工协作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马克思表示反对,他说,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对于分工协作的劳动,他认为是对劳动的异化。因为劳动本是塑造人性,成全人之所以为人的过程,而分工导致人看不到事情的意义,人无法自由、自觉的活动,反而失去了作为人的本质。
生活在喧嚣城市里的人,生活繁忙,幸福指数通常不高,这是因为城市割裂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特别是切断了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幸福的过程。城里人简直就是赚钱的机器,只有把体力脑力放在一条流水线上,才能去换回另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很少有人能从头到尾经历一件事的全过程,故无法体会出劳动做事的意义。
李子柒通过艺术化的手段,用种子来开启劳动,用价值来结束劳动,向我们展示了劳动和过程的意义:播下一颗种子,种子的发芽,就是对劳动的回报,照顾秧苗,秧苗开花了,也是回报,最后种子变成了桌上的菜,那更是犒赏。劳动的幸福,有点像打游戏,互动后有所收获,多巴胺分泌,而后产生幸福。
四、启发与后记
农业和工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靠自给自足,后者靠分工协作,前者时间走得慢,因为急也急不来,后者时间走得快,因为绩效考核逼的。结果是,前者宁静,后者烦躁。
李子柒的视频,可以带给我们很大的享受,有美学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她通过视频向世人展现了乡村的意义,乡村除了有风光秀丽的景色,有让人向往的桃源生活,还残留了中华民族诗意的传统文化。她的展示,让身处都市的人们,获得了片刻安宁,在汲取这份清新的能量之后,重整马甲,再进工厂。
有人说,李子柒的视频很假,因为乡村的真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是的,无论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现实总是比理想更坎坷更曲折。但你会发现,留在人世间发光的那些,不是沧桑,而是希望。好比《三国演义》的史学价值虽不如陈寿的《三国志》,但它更深入人心,因为三国演义塑造的仁君、忠臣、虎将形象满足了百姓对清明政治的期望,至于是否真实,已经不再重要。
李子柒的视频,不是纪录,而是艺术。艺术的终极目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性,不是真实,而是激励。生活多艰辛,时间多破碎,我们需要艺术来弥合心灵。
写到最后,本想结束,但我依然忘不了我在《中国古典:有什么,缺什么》里一个解不开的问题:中国古人创造了艺术的高峰,但为什么没有创造出科学的高峰?我们的文化基因里,为什么会缺少科学的种子?我们能不能学习,以及怎么学习李子柒,才能给传统文化加一些新鲜的血液,播一些科学的种子,从而让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彼此借鉴,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