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欣赏古建筑的三个层次
欣赏古建筑好比读书,读书的前提和基础是认字,至少要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欣赏古建筑也一样,首先要知道欣赏的构件叫什么名,如果这个前提不能得到满足,就有如研究植物而不懂植物分类学,研究地质而不懂岩石、构造一样,欣赏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是第一层次,概括起来就是“知道”。
读书仅仅作“知道分子”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理解,这样才不至于读得太过匆忙和肤浅、在第一层次的水平面上徘徊不前。我记得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过的一句话:“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是有区别的。也许你知道一只鸟、一朵花叫什么名字,但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它而已,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将这个准则用于古建筑也是合适的,在我们能叫出那些建筑构件的名字之后,下一步要做的是学会分析这些构件所代表的含义,思考诸如当年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构件等问题。这是第二层次,概括起来就是“懂得”。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人士,能够达到第二层次已经足够了。但要更深刻地理解古建筑,还有一步进阶,就是要融会贯通,结合其他古建筑,深刻地了解建筑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并透过建筑物推断当时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以及对后世的启发,等等,即提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一步是最有趣的部分,好比地球科学家通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黄土、冰块、钟乳石来推测古代的气候环境变迁一样令人啧啧称奇。所谓以小见大,意在言外,说的就是这个层次,修炼这个层次所需要的内功自然要更加深厚。概括起来就是“懂得更多更深”
二、如何欣赏古建筑
1. 知道:从系统到细节(从抽象到具体)
我们认识一个人,通常先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比如这个人是胖是瘦,是漂亮还是一般,是开朗还是腼腆。当我们登上某一座山,也会先有整体的看法,比如是幽静还是喧闹,是壮美还是秀气,是奇特还是平常。但我们绝不能止步于这么系统、整体的描述,描述地太“大”,就会显得“空”和“假”。
我们要关心细节,要善于把眼光从整体转移到细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整体观、系统观的思想非常成熟,因此很多学问我们只停留在概念这个框架上,对于细节研究不多或不精确。我们会经常听到有人自豪地说“什么什么,中国早在多少年前就提出了”这些言论,就是这个问题的表现之一。西方的科学体系和中国不同,他们更善于将要研究的事物一一分解,从细节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也是目前占据主流的一种研究方式。李敖曾在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中有一次谈到:抽象的东西可以具体化,比如说“爱一个人”,可以把这个爱分解成:我爱你的眼睛,爱你的鼻子,爱你的嘴巴……说得很是形象。
这和欣赏古建筑是一样的道理。要达到第一个层次,唯有不断地分解和积累。字是一个个认出来的,古建筑也需要一个个构件地识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 懂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
欣赏的乐趣,不在欣赏表面的精美,而在欣赏背后的规律和智慧。否则,就不能真正体会大彻大悟的乐趣。比如说,面对塔上的莲花砖雕,我们不能满足于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这是一朵莲花。我们一定要牢记,关于人类的一切创造或发明,包括古建筑,都是有意识的选择的结果,为什么选择莲花而没有选择其他植物,莲花代表了什么含义?这些问题问得越多,懂得也就越多。
某一天中午,我在探路皇史宬时,途径北京皇城艺术馆,看到艺术馆门前展出着一排展品广告,上面的每件艺术品都拍摄地非常精致完美,细微之处无不透露着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猛然间,我仿佛醍醐灌顶,意识到欣赏艺术的基本原则:不是欣赏艺术品表面的精美,而是透过表面看本质——即背后闪现的人类智慧,以及艺术品更多的内涵和思想。这是达到第二个层次所需要的品质。至于第三个层次,我想应该是第二层次的继续深入吧!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愿和大家交流。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这一年多在北京也看了不少老房子,但目前还在第一阶段摸索。希望能够通过如下这种直观的“看图认字”的方式,先熟悉起古建筑的构件。不知道各位对古建筑实习有什么高见?
PS:有兴趣者可以一起参加豆瓣上的“图解中国古建筑”学习活动。
【链接:拍摄的一些北京老建筑】
- 北京的名人故居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5348026/
- 北京的塔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5347940/
- 北京的寺庙(第1辑)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5347675/
- 北京的寺庙(第2辑)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0533025/
- 北京的建筑图解(太多了,未能坚持上传)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9173216/
- 北京的墓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1185764/
图1 国子监街的滴水。
图2 吕祖阁的彩绘。
图3 宣仁庙的券门。
图4 北大红楼正面。
图5 普渡寺大殿。
图6 普渡寺大殿上比较少见的三层椽。
图7 大高玄殿门前的重建牌楼。
教学贴啊!有用有用。
讃!学习了
写得相当不错!尤其是三个层次的说法。现在感觉,体会到第三个层次并向这个层次努力时,第一个层次变得相当不重要,并且逐渐缺乏兴趣了。
@立马逗:计划好好跟着你学习。
惭愧,互相学习!
学习下
说的还是不错的.
我不是搞建筑的,但是我也思考过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层次的问题.我自己的总结是,第一个层次是知道是什么,第二个层次是知道为什么,第三个层次是知道缺什么.
@liubarton:嗯,你说得对,学习了。有些朋友也许是专业选手,对自己的要求自然很高。但对于非专业选手,每个人学习的目标可以不同,只要感觉有兴趣,有所得,能到哪个层次其实不重要,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关键是在快乐地进步和学习。
明天我去龙门古镇玩:)
@灵犀札记:这几天我也在外溜达,你去的古镇如何?好的话,下次回家途中专门绕道拜访。
你谈的过程主要是自小而大的,归根结底还是西方的思路(忽忽~)。我对古建的了解,最初是从历史开始的,所以我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你那三个层次倒过来的。
有一本书我觉得很好,不知你看过没有。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350828/,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分析建筑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大到形制小到装饰。
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系统论么,系统论的主要原理就是因果逻辑么。所以文化领域跟自然科学领域不一样,你无法解释为什么普朗克常数是这个数不是那个数,但人文领域基本上任何一个表征都可以找到原因。
相比之下,楼庆西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就形而下了,但是可以当做手册用。
但汉宝德的书有个问题,他是台湾人,可能实地考察的大陆古建不多,或者了解不够深入,所以他的分析尺度很大。(楼的分析尺度又太窄。)中国古建除了普遍规律外还有很多的地方特色,非常参差多态。我在江苏、北京、山西都呆了很长时间,越发觉得地域性差异的明显。这方面我还没读过什么比较好的书。
最后那几张图解真好。你有没有什么建筑的书推荐呀?要亲民一点的,不要大部头…
@静:我把自然科学的思想用到了建筑学,确实学起来有点吃力,因为建筑形制太多,记不住。听你一言,打算读一读《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感谢推荐。我手头就两本古建筑的书,一本是《中国建筑图解词典》,另一本是《北京古建筑地图》,都是手册性质的。文化课是一门学不完的课程,需要下力气坚持不懈去理解呢,我刚开始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