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去第三极逛书城,走进旅游专区,一本《北京旅游地理·京郊最美的50个地方》吸引了我,红框黄字的设计风格,让我误以为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又一力作(可不是,最近《中国国家地理》的主编单之蔷出了本《中国景色》)。可端起来一看单位,却是地质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是国土资源部主办的中央级出版社,以出版国土资源和地球科学类图书、教材、科普为主,一向比较严谨。但是这本书看罢让人觉得有些别扭,当然是有别扭的理由的:
1. 这本来是一本书,版权页有ISBN书号,但为了博取眼球,做成了杂志的样子,而且是恶意模仿《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就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星球大观·环球地理系列》,就是模仿吉林出版社的《图说天下》系列丛书。在市场经济社会下,跟风、模仿往往也能分得市场一杯羹。但作为地质出版社这个大社,似乎没必要这么做。
2.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但是从本书的内容看,并未探究人和地理的关系,科学内容少,充其量只是旅游景点的一般介绍。地质出版社不经过严格的审核就匆匆冠以“地理”的书名,实在不应该。
3. 就本质而言,《北京旅游地理》纯粹是一本给农家乐、滑雪场、酒店、度假村打广告、做宣传的一本商业味极浓的书。所谓的网民“海选”出来的京郊最美的50地,竟然一半以上都是没有什么特色和名气的商业景点。什么叫“最美”,难道是农家乐,温泉浴,酒店,采摘地,滑雪场?我常上绿野网站并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户外爱好者是最会玩的人,他们选择许多穿越、摄影、登山路线明显要比这些“最美”有趣和美丽得多。
在SOHU、e游旅行网等利益网站资助下,地质出版社出了这么一本书,有失他一贯的严谨和科学性,令人惋惜。售价39元,还不如买一本实用点的北京旅游手册。
《北京旅游地理》评选出的所谓最美
最美的山色:云蒙山风景区、灵山风景区、百花山风景区、雾灵山风景区、松山森林旅游区
最美的水景:龙庆峡、金海湖、黑龙潭、珍珠湖、雁栖湖
最美的农家小院:黑卧91号、鹅和鸭农庄、水岸山吧度假村、渔樵人家、乡村新居
最具特色会议度假酒店:天下第一城、稻香湖景酒店、九华山庄、春晖园度假村、蟹岛绿色生态农庄
最具欣赏价值的古迹:长陵、司马台长城、八达岭长城、红螺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最具特色的乡村:爨底下村、挂甲峪村、香堂文化村、留民营村、麻峪房村 (为什么没有灵水村、古北口)
最佳采摘地:安利隆山庄、小汤山科技园、昌兴梨园、北京绿湖采摘观光园、双营有机园
最具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场所:鹅和鸭农庄、怀柔生存岛、妫河漂流、白河峡谷漂流、云蒙山
最佳品质滑雪场:怀北国际滑雪场、渔阳国际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南山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
最佳品质滑温泉:天龙源、龙脉温泉、温都水城、凤山、南宫温泉
照这么搞,最美要成最垃圾了
此书并非一文不值。但地质出版社作为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应该把专业和商业这两方面处理得更好。
呵呵,对您这篇文章所说的深有同感。
我也感觉,拜《美国国家地理》、户外运动的盛行和市场炒作所赐,“地理”这个曾经“灰头土脸”的名字居然时髦起来了,仿佛“旅游”一词沾了“地理”的边,就从小市民一跃而为小资的品味,如同“生态”之于“食品”一样。
“地理”学科公众形象的改进对于我等从事地理的无疑是件直接的好事。以前提起地理,许多行外的朋友的直接反应是高中教科书里干巴巴的省市简称或者哪个国家在哪个大洲,首都叫什么名字之类东西,眼前跃然一个拿着高倍放大镜研究地图的小老头形象。现在,则似乎自然地连想到“驴友”甚至mountaineer去了。虽然我也不清楚其中到底有何联系,不过“mountaineer”终究比“小老头”强,于是对这种改变也颇为窃喜。
不过,商业终究是商业,有时候在公众认同、制造流行和轰动效应面前,科学的严谨,规律的缜密和人文的辩证似乎消失殆尽。
首先,如您所言,印象里对“地理”的一个定义是研究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的学科。不过翻开坊间的“某某旅游地理”,实在找不到“人地关系”的影子,图片基本就是大幅的摄影秀,文字近乎“游记攻略”。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和徒步旅行者,我很喜欢这些,但要说摄影和景点描述就是“地理”,似乎牵强、片面,否则马可波罗就要被追认为地理学家了。
其次,一些杂志书刊考据不严,美与不美等主观评价的依据暂且不说,但基本的地理数据和事实也有误——甚至是看看地图就能发现的常识性错误,实在不应该。很遗憾的是,出自科研单位,颇具公信力的《中国国家地理》都不能幸免。记得前几年,大概是06年吧,有期关于攀枝花的,似乎提到了内昆铁路经过攀枝花。事实上攀枝花市自成昆铁路通车至今,境内就只有成昆铁路及其渡口支线和攀钢(集团)管辖的专用线,没有第二条铁路了。印象里类似基本常识性错误还有几处,有一次是把照片放错的,天长日久都记不清了。另外《中国国家地理》青藏铁路开通那期的“卷首语”也让人难以信服。文章把青藏铁路比作长城,认为: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当今,国际上的主流是“拆铁路”而非“修铁路”,单纯从运输工具而言铁路已颓势尽显,但铁路代表着工业文明的一切要素,尤其是时间观念等工业文明基本理念,且两条钢轨向远方延伸,一直通到北京,象征意义不可替代。就文章本身,这是一篇给人启发且让人感慨文章。有感而发,夹叙夹议,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如果作为《诗刊》、《十月》的卷首语,都是相当完美的。但它出现在以“国家”冠名的地理杂志上,却有失严谨。其中对于铁路未来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很有争议,甚至十分片面、笼统的。相关地理、城市规划、铁道交通甚至人文科学的文献汗牛充栋,这里不需赘述。仅从大众的视角来看,今日如火如荼的铁路建设,就让“拆铁路”已成“国际主流”,铁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断言形同文学而非地理科学,而后面的“有感而发”更显得完全是文学的描述,根本上是纯主观的“感觉”、“联想”,毫无事实和理论依据了。作为一个地理科普杂志,如此缺少严谨与辩证的科学态度,完全流于主观感受的做法,不免让人跌碎眼镜。
综上可见,商业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将地理科学通俗化、大众化,与时尚、审美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效改善了地理的公众印象。对普及地理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地理”这个名词却时常流于商业炒作,甚至仅仅被当成了时尚标签而存在。
@Ke:辛苦了,写了这么多文字。
《中国国家地理》的商业化不可否认很成功,虽然他被很多人指责科学性不足,并充斥了“风水文化”。
但我还是看好它,因为我觉得当前中国科普的目标应该是让更多人对科学产生兴趣,知识性可以放在其次。当然,其次不表示可以宣传伪科学。单主编的视角和文笔我很欣赏,但是作为“国家”开头的期刊,他确实应该使期刊在科学的严谨性上花更大的功夫,用胡适的话,小心求证,每一句话都需要证据去支持。
《中国国家地理》营销、理念值得其他期刊学习。你可以看《中国景观》的卷首语,单之蔷阐明了自己办刊方针——构建新的中国景观文化,因此他不可避免需要用美图、旅行、文化、地学来吸引尽可能多的读者,地学只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一部分而已。若《中国国家地理》成为纯粹的《地理知识》,可能指责它的人会少,但这也丧失了许多读者,影响力减小则达不到好的科普效果。就像科普杂志《地球》《化石》,虽然科学成分足,但发行量有限以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地学杂志。
这需要权衡其中的比例,我只能寄望《中国国家地理》在建立自己的读者群后,逐渐将旅行引导到科学。
中国地学界的科普杂志太少了,《中国国家地理》才显得那么突出,大家才对他寄予厚望,并拿他和《国家地理》比较,但是中国的科学水平,科学作家,还不如西方,这需要时间。
最后,《中国国家地理》可能已经脱离中科院了——完全独立经营,只是他有中科院这个资源背景而已。
回空错老师:我也比较认同《中国国家地理》(以下简称CNG)的办刊方向。商业化没错,有时我甚至感觉中国科学界更需要用科技赚钱的“爱迪生”,而非为全人类做贡献的居里夫人。但商业化和注重学术严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并不矛盾。如果一个刊物经常出错(当然不是指CNG),甚至哗众取宠而无实际内容,很难想象在商业上会成功。因此常识性的错误在商业上也是说不过去的,更谈不上科学,应该力避。一些个人观点可以以个人名义发表,鼓励争鸣,而不是以“按语”的形式出现。另外“贴”地理“标签”式的做法虽谈不上不好,但给人感觉是不自信。就像美国的Ourdoor杂志,虽然很多关于地理的,也没改名”National Outdoor Geography”之类,从一个角度上说是自信,另一方面似乎也比凡事贴上“Geography”来得自然。
个人认为,商业化的关键在选题,在于如何把大众关注的热点,想要了解的东西用通俗而严谨的方法,生动地表达出来,还要言之有物,有一定深度但不枯燥,不把大家弄糊涂。就像National Geography Magzine一样。以前和朋友交流过,国内很多科普杂志,商业化不行,很重要的一点是选题太“科”而不“普”,从外太空到地心,再不就是百慕大,几成玄幻,理普通人的生活太远了。
呵呵,才听说CNG已经脱离中科院了,不知道对他们是好事还是坏事,祝他们越办越好吧,对得起我的订阅费(我也是他们的忠实读者),呵呵。
@Ke:首先,你说的不要老帖“地理”标签,我赞同。如果是办户外杂志,就好好办户外,不要总想沾点科学但是不说科学的话。标题实在点,也不会让自己的定位太尴尬。
此外,你说的现在不少科普很玄幻,确实是个大问题。我在图书大厦看到的地学科普书,很多是地理之谜,宇宙之谜什么,卖的好,但翻开里面的内容,就是一堆玄幻,华而不实。激发兴趣是可以,但真正有趣的学问应该是从身边的小事,日常生活中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科学之美,科学之趣。
最后,CNG是否脱离中科院,我也不清楚,我也是道听途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