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旅行和地学
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
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

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

仅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

在电脑发明之前知识的获取来源主要通过书本,而看一本书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从借书买书要还书,没一天下不来,而且看书的效率和收获绝大多数人是低下的,也许一本书并没有多少是自己需要的。但自从电脑发明之后,现代人看书越来越少,因为电脑使得大家在知识的获取方面是平等的,特别是当你希望去了解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例如”达摩这个人一生经历如何?”到网络上几分钟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远远比看书方便得多,高效得多。

所以,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里,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这一刻不具备的知识,一旦需要,你就可以获得知识。李敖说自己就不怎么用电脑,他说”如果没有快速的辨别能力,电脑反而会害了我们。我们必须学会能辨别什么是精华什么是臭狗屎。”虽然说得很夸张,但是确实如此,我自己就是一个反例。我喜欢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各种知识。不过到现在,我读书越多,就越发觉得自我的渺小和知识空间的无限,一生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好似夸父追日,终究是一个梦想。疲劳、不知足时刻不停折磨我们健康的身躯,让我忘记了去改善生活质量,去关心身边的爱人,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去学习怎么样赚钱!此刻,我反问自己,你学这么多有用吗?你赚不了钱,只求精神上的满足,会让自己、让别人幸福吗?看着人家开着小车周游世界,公费旅游,你嫉妒吗?

偶然间看了余秋雨的博客,他的一番话似对非对。“与旧时代文人的向往不 同,我不认为阅读是一件重要的事。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孔子、老子、墨子、庄子为什 么比我们伟大?因为他们的阅读量不到我们的万分之一。我们当代人的脑子已被文化垃圾塞满,即便拥塞的全是精华,也必然导致交通堵塞、营养过剩的死疾。比尔 ·盖茨曾说他早已读过一些最基本的书,今后不会多看书,我很理解。因为当代太忙,第一线的创造者们不会有时间写书,写成了书就不再是最前沿的了。”

我们谁都听过”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我觉得以前还是没有掌握其中的精髓,怎么学?向生活学习,还是向书本学习?还是即向生活学习也向书本学习?其实,争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讨论这个又能给你什么启发呢?一句话,不要停步不前,去改善生活质量,不学习肯定不行,你管他怎么学?余秋雨说看书不重要,因为他思考的东西在书本来找不到了,他思考的是人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他自己才能给自己答案。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科研工作者,不看书怎么可能呢?幸好余秋雨的博客不会被李敖看到,否则李敖肯定骂他,李敖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不外游,于书中畅游”。一个科研工作者,不读别人的工作成果,显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现在垃圾文献泛滥倒是真的不假,因此,不断要读,更要学会借鉴和批判。

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上个世纪最后一个通才已经去世了,这个世纪不可能有通才出世,除非科学发达了,人脑可以像电脑一样存储大百科全书。

我一直信奉”干点为国为民的实事”,现在发现,这个愿望的立脚点还是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干实事?没有钱,谈什么帮助别人?为什么人大代表中那么多是企业家,我觉得他们才是干实事的人。与其空有报国心却无力报国,倒不如先让自己先富,再开着小车去帮助别人。

我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我一些年反思的结果,我想通过文章时刻告诫自己”知识时代已经过去了,拥有知识不再是一种骄傲的资本!不要再期望自己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这个社会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创造自己的财富。”

朋友,当你捧起一本书的时候,想一想,这本书里面有哪些是你需要的?那些东西可以当作垃圾处理掉?你通过这本书有什么收获,到时候千万不要只告诉我”我知道了*** 这个知识”,这个知识,你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不是吗?就像我现在问你: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你有什么关系呢?你要么过来看现场,要么乘这个机会赚点钱?否则,奥运会除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还有什么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