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刘谦在湖南卫视一个节目语重心长地说:一个魔术师,如果未经授权,完全模仿另一个魔术师的表演,那是不允许的。
我们的科学图片就面临这样的尴尬。
一、原创科普的尴尬:国产科学图片难求(照片和插图)
我所说的原创科普是指从文字到图片或其他多媒体科普,都来自于国人自己的创作。
原创科普我们当然有,全国正常运行的科普网站(含科普栏目、科普网页)至今已有400余家,但是图文并茂的精品不多。为什么呢?
因为掌握第一手科学素材的原创者——科学家们,在现有体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很少从事科普创作。或根本没这个意识,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甚为遗憾。就原因分析我已写过文章,此处不再赘述(请参考为什么科普在中国这么难)。
当然,你可能见过不少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科普杂志。但若细心发现,你会发现这些杂志的照片很多是黄发碧眼的外国人!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却体现了原创科学图片的境遇和尴尬:我们要不就是不想创作,要不就是没有能力创作。
图片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照片和插图。插图大多是示意性的卡通图,国外的插图拿过来,改头换面,换个语种,基本就能用了。这是科学无国界的好处。
我曾经问一位资深美编:“为什么我们国内不能制作那些科学性质较强的卡通图?”他的回答大意是:成本太高了,很少有书能支付这笔费用,创作者也赚不到钱。想一想,确实如此,当国外的作品可以抄袭、拷贝或购买版权时,为什么还要自己设计呢?
那照片呢?中国那么多摄影师,为什么还要用他们的照片?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二、地球科学图片
我一直很纳闷,在中国玩摄影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拍科学题材的摄影人却少之又少?拍摄风景照的人多如牛毛,为什么很少有人换个角度,去探索、关注美景背后的科学内涵?
拿地震科普来说,若不是这次汶川地震,国内的互联网上关于地震的图片,无论是照片还是卡通插图,都少得可怜,不仅涉及的领域很窄,而且质量也不高。
地质学也是如此,很多人去过镜泊湖,也会听导游说镜泊湖是第四纪玄武岩形成的天然堰塞堤。但是这玄武岩到底长什么样子呢?鲜有人会去关注和拍摄。绝大多数人只关注镜泊湖美丽的湖水和瀑布。
为什么风景摄影要远远多于科学摄影?
我很不情愿却不得不认为,玩摄影者的科学素质(地学)不够强,而玩科学的摄影技术不够好(有时候可能也摄到了好题材,但没有通过网络传播,至少我没有在网上搜到这些图片)。
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听起来很抽象,按我的理解,说得通俗点,就是对未知的求知考证,对科学、对自然规律的好奇和探索精神。魏格纳发现大陆边缘可以拼接、吻合之前,其实早就有人发现这个规律了。但是绝大多数普通者也只是灵光一现而已,并未产生好奇感以至于去探索。魏格纳则不然,他是气象学家,却为20世纪地学三大成就之一的板块构造学说做出了巨大贡献。我觉得他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一般摄影者对于自然界,没有进行过相应的思考或体会,也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那怎么可能产生相应的科学摄影视角呢?
因为科普需要照片,而国内科学摄影作品少,因此我们不得不用金发碧眼的老外拍摄的照片。照片的“本土化”就太难了,不可能也没必要把照片里的外国人处理成中国人,把外国的小别墅改为中国的四合院。
于是,我们使用的很多图片:或从国外购买版权,或改装一下,或依样画葫芦。
同样,科普书籍,科普影视,科普电影都远远落后于国外。我博客上的很多图片,也来自国外。这是事实,更是无奈。中国科协应该反思。
三、几个特殊的例子
地球科学类的科普面临的问题是:写科普的人不多,写得好的,能吸引人的寥寥。且不说文字内容,单从图片来说,精致、科学且能吸引读者的图很少,即使有,许多都来自于国外网站。
但是,我也看到了几个例外,他们让我看到了科学图片的希望。
(一)中国国家地理
你如果买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你会发现杂志里有很多精美的地图。这些图片让读者大饱眼福!很多人以收藏《中国国家地理》为乐。潘家园里可见的地学类的书籍就是它了。
将科学、文化、美图和旅行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特殊的商业化道路的科普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是地学领域的榜样。
他让我隐隐地感觉到,科普的出路应该有一条是:和商业结合,做产业科普。因为我觉得,凭借一时的热情,科普不可能持续很久。这也得益于李连杰的产业基金(壹基金)概念给了我启发。
而《中国国家地理》的图片介绍的多是国内地理,因此我猜制作单位在国内,可能是科研机关专门的制图研究室,也可能是社会上专门的制图公司。
(二)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的科普资源虽然不丰富,但是拼拼凑凑还是有一些的。目前的一大问题,就是资源太分散了,如何把这些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呢?这个工作当然只能由政府来做,因此中国数字科技馆应运而生。
由中国科协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参加,耗资3年(2005年12月~2008年12月),花费5493万元,中国数字科技馆终于开张了。
科技馆整合了国内众多官方的科研机构的科普资源,集成了各种科普宣传挂图作品,科普图像,图画,漫画,音像制品,科普报告等等。用户如果要想找科普、科学的图片或照片,不妨到这个网站来搜一搜。
(三)一个值得关注的团体: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
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内的“天地探索”中有一个频道叫“地球历史”,这个频道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个科普频道。该频道全部用flash制作而成,图文并茂,特别是他的图片,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制作的,体现了中国地球科学最高的科普水平。这篇文章开头的图片就是它的截图。
这个栏目的制作团队叫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他们几年前制作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数字博物馆”是当时我见过的最好的地球科学科普网站。
这个团队背后有一些专门从事多媒体制作和教学的专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徐士进教授(男,1952年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数字博物馆就由他负责主持,地球历史频道也由他编创策划。就地球科学多媒体教学方面,他获奖无数:
- 《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系列光盘)》(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获得1999年99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特等奖,2000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电子出版物国家奖
- 《<地球科学>课程创新建设和多媒体电子教材》获得200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如果社会上涌现出更多像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这样的科学图片制作团队,像徐士进这样的多媒体教学领域开拓者,我相信,可以让中国的科普水平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四、几点建议和思考
1. 科学摄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需要更多本土的科学摄影师。我希望更多摄影师能在拍摄美景的同时关注某一类科学主题,例如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的地貌景观,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科学之美,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2. 科学制图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特别是科学卡通图制作。某一家公司一旦形成规模和影响,我相信一定能大有所为,至少在这个领域是独一无二的。
3.国家拨款推进科普建设的普遍问题是:一次性投入后的成果如何可持续发展?这是例如“中国数字科技馆”在内的所有官方科普网站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数字科技馆建成后,国家的拨款花光了,接下来,谁来搜集整理资料,谁来上传这些资料到网站,谁来更新?这些都是切实面临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官方科普网站的资料都是老掉牙的,更新速度极慢。
附:中国数字科技馆——“地球的历史”制作团队
编创策划: 徐士进,朱文申
科学顾问: 陆现彩,董少春 ,胡欢
文本资料:朱文申
艺术设计: 陈珂
企划制作: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
制作协助: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球信息技术实验室
朱文申: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中心,作为参与者的他凭借《21世纪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多媒体系列(第一辑)》(南京大学出版社)获得2002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徐士进:男,1952年生,负责主持地球科学数字博物馆,矿物数字博物馆。获奖无数。
胡欢:女,1972年生,矿物学。
陆现彩:男,1972,地球化学,矿物学。
董少春:男,从事网络,数字教学。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数字博物馆:该馆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1年中央财政专项大学数字博物馆项目之一,由徐士进教授负责主持,后又经过多次完善、充实。数字博物馆分为岩石、矿物、古生物、实景四个板块,提供丰富的地学名词解释及友好的交互式条目查询接口。(目前这个博物馆网站不知何因无法登陆。)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下“地球历史”的几张精美图片:
very very good~`
做得好漂亮!!!
说的真好。呵呵。
深有同感…如能提供有偿使用请联系,我需要一些地球地质发展方面的高象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