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旅行和地学
这些年的自然笔记
这些年的自然笔记

这些年的自然笔记

2008年7月,我毕业后留北京工作。第一次从学业中脱离出来,我迫切地需要为自己的业余生活定位,找到有趣又有意义的事,于是开始读闲书、玩户外。2009年初,《侯仁之讲北京》里侯老的一句话提醒了我:“知之愈深,爱之弥坚”。意思是了解得越多,才会越喜欢。我觉得有道理,很多时候,不热爱的原因似乎是没有付出行动和时间去了解。侯老热爱北京、研究北京的精神令我折服。还受到苏联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所著《研究自己的乡土》的启发,我也立了一个长期计划,希望向他们学习,更多地了解北京。既然打算住在这里,那就应该好好地关注它,不做时空的过客。利用每个周末,我都争取走出家门,和一两位要好的同事爬山或探访古迹,就这样粗浅地玩了一年半(到2009年底)。出门习惯养成后一发不可收拾,我对北京的兴趣大增,觉得这件事有意义,对侯老的话也愈加赞同和理解。

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塔西陀

自然的主角除了岩石,便是动植物。在爬山时,我喜欢研究地质地貌现象,但也被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吸引,于是拍下它们,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回来网上一搜,发现汪劲武先生的《常见野花》最适合初学者,就买了书,开始“看图识花”。叫得上名字的快乐是一种朴素的快乐,“定义”也许是人类从感觉走向理智的产物。自从知道了身边野花之名后,拍花热情高涨。2008年10月15日,我在豆瓣发起了一个名为“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看图读植物”的活动(https://www.douban.com/event/10312393/),让大家网络互助,一起认识身边的植物。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多留心这个世界,先从身边开始,先从感官开始,先从叫上名字开始。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做法属于经验派,强调观察和经验,其代表人物是洛克、休谟。他们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派,曾在历史上就哪种认知更重要展开论证。

线上认植物活动从2008年10月一直持续到2011年4月,聚集了1.7万张植物照片,2万多人参与进来。这是挺让人吃惊的数量。活动过了截止日期之后,网友们没有离去,还上传了近5000张照片(随后新开的认植物相册,至今也积累了1.4万张照片)。为什么大家不肯离去?这件事暗示了两个深刻而简单的道理:1)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时间的持续积累;2)要让一个活动持续,需要为大家持续地解决问题。显然,认知的好奇心是可持续,是一种基因里的驱动力。鸟兽草木之名,是每个人都想问的问题。

豆瓣刚开始允许发起人对活动不断延期,2011年后不知为何,取消了这个权限,一个活动最多只持续三个月。回想起来,很是遗憾,豆瓣及一些互联网企业,对时间和生命还不够尊重,它们忘了很多事情比如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三个月太短暂了,很难做积累,也很难让某一习惯发生改变。但大多数网站背后都有商业利益,他们目标不可能太远,于是我们很容易被带向娱乐与浅薄。麦克卢汉说:我们的工具增强了我们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麻木。例如,当我们有了钟表,我们就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当农夫把铁锹换成耕犁的时候,效率虽然提高了,但胳膊上的肌肉因此减少。有了互联网,我们得到快速信息的同时,也必将失去点什么,那是什么呢?也许包括我们对时间、记忆、思考的耐力。

豆瓣对人群的分类是成功的,它用一些简单的规则把各种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像植物分类学一样区分开,并把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于是,我身边出现了两位热心解答植物名的人:马二和阿蒙。往来中,我们成为朋友,都对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并认为有必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当时,豆瓣以文艺为主,科学松鼠会以理论为主,而户外圈对博物也不关注,所以我们商量做一个小网站,只是把我们亲历的自然观察和感受写下来,这么做即可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也利于传播和交流。2010年初,我们将这个小组称为“自然笔记”,并希望通过积累,玩出点名堂来。

学问之道两面而已,一曰广大(博),一曰高深(精),两者须相辅而行。务精者每失之隘,务博者每失之浅,其失一也。 ——胡适《胡适传论(上)》

接下来怎么玩起来?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先玩起来。杜威说,学习的早期阶段,大量无意识的活动是允许的,但到学习的后一阶段,鼓励有意识的阐述和复习、推测和反省。同时,我们也在网上发起一些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并认识了一些朋友。我们都认为不能瞎玩,要有所目标、有所不同地玩。经过讨论,我们发现自然之友、自然大学等NGO组织都存在两个问题:1)他们通常只关注一个领域,好比观鸟的只观鸟,认植物的只认植物,登山的只登山。这么做的不利之处是:有盲点,缺少多样性,从而错过很多其他视角和美景。2)做了很多次活动,却没有专人记录活动,以致外人们不知道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没有记录,哪来继承,哪里突破,哪来传播,哪里对更多人的意义?所以,我们定下来3条规定:

1.要综合性地玩,不限于自然,还要有人文。天文、地理、地质、动物、植物、古迹都是我们的考察对象。为了尊重自己,我们必须批判自己;为了让自己更智慧,就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因此让自己面对更多不熟悉的领域是途径。而且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特长。

2.每次活动都要有人专门记录。文字、照片、绘画、声音、视频是我们的记录手段。后来,我看到了阿坚的《北京山峰词典》之后,更加相信了记录比记忆重要而可靠:感觉靠记忆,细节靠记录。

3.除了线上交流,我们还要组织线下的实践活动。因为问题起于实践,有问题就会驱使好奇心运作起来,而且问题最后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论证。此外,只是被动地激发兴趣还不够,只有通过主动的实践行为才能让兴趣持久。因此知行合一是我们的原则。

这3点分别代表了小组的3种特征:丰富性(多学科、多视角)、记录性、实践性。自然笔记此后的活动也都一直坚持这3条规定,这开始让小组颇有些与众不同。

  • 2010年1月25日,自然笔记在豆瓣成立小组;
  • 2010年3月15日,创建QQ群;
  • 2010年3月18日,开通官网和新浪微博;
  • 2010年3月28日,进行第1次户外活动(探访槭叶铁线莲);
  • 2010年4月22日,自然笔记的豆瓣主办方成立,可以公开发布活动了;
  • 2010年9月14 日,小组第1次聚会,讨论未来计划;
  • 2011年1月1日,小组启用专门设计的logo,有了logo,小组的存在感得到增强;
  • 2011年12月24日,自然茶聊第1次活动;
  • 2012年4月4日,自然探索第1次活动;
  • 2012年12月30日,自然阅读第1次活动;
  • 2013年4月19日,自然笔记华东分会成立,分部在上海;
  • 2013年8月21日,试行会员制;
  • 2013年10月29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 2015年1月18日,博物新知(涵芬楼)活动启动,书目推荐;
  • 2015年11月6日,官网改版上线。

以上是自然笔记的部分大事记。

2010年,我们5人小组(我和炸鱼、马二、阿蒙、小老虎)主要把时间用于户外活动以及网站建设上,我们几乎每周都出行。我擅长发起活动,炸鱼擅长古迹,马二擅长动植物,小老虎擅长地质,我们沿途一起走,一起看,相互交流,彼此受益良多。居于太原的阿蒙主要负责线上认植物活动和写文章。通过这一年,我们眼前的世界一下子拓宽了,多了很多旅行的乐趣:去石灰岩的岩壁上探望“隐士”——铁线莲;去百花山辨认100种花;去官厅水库边寻找新石器;亲自养一些虫子和本土的鱼虾。这些玩法,以前哪里知道?如今,出去旅行,除了地质,我们还会关注植物、动物、微观的、宏观的,以及各种塔、墓和寺庙等古迹。我想,这是博物学的魅力之一,它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关于美好生活的选项,让我们知道达到某一个美好的目标可以有很多路径和方法。

更重要也是之前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结伴旅行,更学到了伙伴专业的方法和精神,比如马二会仔细钻研路边古代石碑上的文字,阿蒙会揪着某个花反复端详,“起床,吃饭”摄影时非常忘我,他们行为中蕴含的敬业和热爱会不知不觉感染他人。而这种感染,如果只是在互联网里进行,如果不通过亲自接触,是很难体会和学习到的。身教胜于言传。

除了我们自己身体力行写活动记录外,也要求参加活动的成员提交作业。此外,还邀请豆瓣上的几位好友(如康素爱萝,李多)一起在网站上写日志。那个时候,微博还没火,所以官网的文章阅读量非常可观,每篇文章的点击量都达到4000以上。阿蒙在官网发表的菜根小话系列文章,促成了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时蔬小话》。周玮在官网上发表的《京郊观鸟札记》被出版社看中后,出版了《怎样看到鹿》。阿坚的《北京山峰词典》经刘华杰教授的推荐,也被出版社邀请出书。这些事让我们相信:做笔记、做记录是有意义的;对于作者、对于他人,都有意义。

他越没有生活得像是机械时间的奴仆,他就越可能超越时间,也就是说,他就越能成为一个凭借自己所选择的意义而生活的人。 ——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

2011年,因为家添新丁,我没有太多精力组织活动,基本停歇了。同年,小组里的小老虎毕业后去了青岛工作,大半年在新疆出野外(但他坚持写日记);马二则回到济南工作。自然笔记核心成员各走他方,产出的文章也甚少,网站的全年发文量不过20多篇,浏览量开始下降。而这一年,国内的互联网形式发生了大改变,博客的风光开始被微博替代,微博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交流平台之一。科学松鼠会的主要成员们,纷纷加入果壳网,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他们将科学松鼠会的宣言——“让科学流行起来(或“让我们剥开科学的坚果”)”,变成了“科技有意思”。这一切,说明局势在变,“有趣”似乎才是当前社会认知的主旋律。而我们显然没有人力和时间去应对外界的这些变化,除了2012年初我们制造了一个有趣的话题(茝茝的“植物江湖”——看植物图编故事,被转载500多次)外,似乎再也没有做过刻意的营销,也从没想过通过有趣或其他方式去吸引读者,还有,我们也没有吸收新的朋友加入。自然笔记除了在豆瓣上的认植物活动继续热情不减外,几乎停滞。我们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似乎要从沉默变成沉没了。但我们内心好像不很着急,因为我们没有创业的使命感,我们只想和一群真诚的朋友在闲余时继续快乐而真诚地走向自然。

从热闹到冷清的转变,可以得到一些关于组织行为的启发:

1.靠着业余兴趣自发形成的组织,从组织上讲是脆弱的,因为核心成员的兴趣可能发生转移,也可能因客观原因被迫放弃。但如果这个组织能搭建起一个平台并赋予它规范的游戏规则,那就有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也是为什么认植物活动能持续开展的原因,虽然游戏规则很简单,但大家都知道这个平台并认同规则。自然笔记的停滞发展也让我理解了曾经在国内科普圈流行一时的“三思科学”没有发展下去的原因——核心人员的力不从心。

2.一个依赖于社会的组织如果不愿意改变自身去符合外界的趋势,那他必定要被其他更关注变化的组织超越。任何挑战和改变,都孕育着机遇,考量的是眼光和改变的勇气。但是,如果这个组织不是那么强烈地依赖于社会而存在,那么就可以专心于他们的价值观,做他们觉得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他看起来貌似是落伍的,但也是强大的。

3.如果一个组织在做创新,玩一些“人无我有”且有些利他的事情,那它就会受到关注。也就是说,玩前人之所未玩,创新地去做一些事情,是人的本性,我们不能忽视人类基因中的好奇心。尽管自然笔记发展迟缓,但还是有不少朋友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我们这群人,并希望加入进来。2011年10月24日,自然笔记小组第1次出现在平面媒体上(南都周刊《植物极客》),文章的照片选用了是一群人爬金陵大房山的场景。

转变开始于2011年底平安夜的自然茶聊。自然茶聊是什么活动?因为2010年自然笔记的户外活动吸引了不少关注者,从2010年11月开始,出于对认知的渴望,我们很想组织一种交流活动:各个领域的自然爱好者(实际上不只是自然的,更确切的说是兴趣坚持者)聚在一个彼此靠近的空间里,交流各自的探索和发现。我们已经不满足于户外了,希望户外有后续和延伸,以加深和开拓认知,这对于分享者来说是总结,对交流者来说是启发。茶聊的分享要求必须是基于自身实践,是经验的、可操作的。我相信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脱离实际经验的知识,认识很难深刻。之所以取名茶聊,是希望活动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一种平等、自由、有反馈的对话。但因为没有场地,活动一年内没有落地。2011年11月,好友阿希告诉我,他们在社区里有个工作室,并慷慨地邀请我们去他的工作室举办活动。真是太好了,这种无私让人感动。于是,自然茶聊赶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举办了第一期,我们把老朋友们请来,或做分享者,或当交流者。第一讲准备了3个分享,大家各自带吃的,有茶水,还可以随意打断讲者发问,像聊天一样没有拘束。事后感觉很好,大家都觉得有收获并表示愿意继续玩下去。为了找到更多选题,我们四处邀请并积极发掘身边有癖好、专注于某事的人。朋友越来越多,有些豆瓣“红人”也因茶聊成了朋友。交朋友有点像认植物,都要花时间,看关于它的资料,并和它好好相处。

自然茶聊
图1 自然茶聊为自然笔记带来了活力。起先的活动小规模举行,利于交流;2015年,为了让更多会员参与,参与人数扩大。图为第29期“跟着猫盟去找猫”部分人员合影。

每个个体以他自己的方式利用经验并从中发现自己的意义的权利,乃是生活所具有的最高价值的潜能之一。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海岛。 ——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自然茶聊带来的改变是:组织的核心成员增加了,使得有规模的自然探索活动得以开展,行动带来了链式反应,有更多热情而主动的朋友来了。为了达到综合考察的目标,我们还通过网络发现、邀请各路朋友加入,如果一个朋友经过几次接触后,他能满足两点:

1.主要是因为好奇心,为了更好地认识身边的自然而来,没有很强的功利心(注:功利一词太深奥,此处做贬义词用,指只重视眼前短暂利益);

2.愿意为组织贡献自己的才能与时间,有利他之心。

我们就会为他分配一些任务加以“考察”。对于第一点要求,我觉得很重要。最美的经历是神秘感(爱因斯坦语)。我始终认为兴趣是一种高尚而纯粹的东西,是每个人稀缺的资源,是我们之所以成为自己的本质和内部驱动力,所以我们要尊重它,在培养它到足够强大之前,让它远离扭曲,不然有太多不纯的动机和外界干扰进入,它可能会被污染或夭折。这也是我希望自然笔记不做商业的主要原因,假如没有特别好的机制或智慧,商业不但帮不上忙,还可能会让组织、人心溃散,远离初心。要得到一些东西,必先舍得放弃一些东西。

通过这种选择机制,小组的铁杆成员从成立初的5人,逐步发展到现今的22人,他们都是通过线下活动认识的,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真诚相待。有时候,与其说自然笔记是一个组织,不如说这是一群频率相近的朋友。我相信,即便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自然笔记,但我们不会失去朋友和友谊。交一些好朋友一起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的意义之一。

从2012年开始,我们一起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也曾向其他机构学习,为每个核心成员分配明确的分工,但事实证明效果不好,因为——没有约束力。当一个人所作的选择不自由时,他可能会对这件事拖延,何况不可能因此而责备或强求朋友。这就叫自由:根据意志的决定而行动或不行动的能力。

如今,我觉得对于自然笔记更可行的态度是:每个人都来自由选择,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同时兼顾组织。如果有一天觉得没激情了,就停手;如果有一天来激情了,只要时机成熟,就启动;从不硬性规定任务,只求自由自愿。这似乎有些像乌托邦。

但是,较之以前,我们多了一些任务的制定和实行,有意地通过流程的优化来使活动更成系列,更具可持续性。大目标被分解为小目标,小目标被分解为任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会了一个道理:自由是自由,事情是事情。一个理智的游戏,既要尊重自由,也要尊重流程。目标可以抽象,但任务必须具体,否则目标就成了情怀。就这样,我们开展了5种类型的活动,虽有中断但未停息:自然茶聊、自然探索、自然阅读、午间课堂和自然之声。活动场地也越来越多地得到赞助,在此对赞助场地的阿希、虎子、小罗、杨晔、活着、年高、杨虚杰老师、可乐和老余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主要列举一下自然笔记的活动类型和时间目录。

自然茶聊至今已经举办了30期,2012年由我组织,2013~2014年由年高组织,2015年由老余和我组织。茶聊活动发扬笔记精神,培养了几位优秀的书记员:楚楚、年高和三三。活动名称如下:

  • 2011-12-24 第1集:平安夜里的首次相聚
  • 2012-01-16 第2集:一起去旅行
  • 2012-03-25 第3集:访古探春
  • 2012-05-20 第4集:贪玩的地质学
  • 2012-10-27 第5集:秋天的野果
  • 2012-11-10 第6集:户外,这么玩
  • 2012-11-24 第7集:植物江湖
  • 2012-12-01 第8集:野外人生
  • 2012-12-22 第9集:传说中的猫调
  • 2013-01-13 第10集:传说中的纪录片
  • 2013-03-02 第11集:植物和动物的纠结生存
  • 2013-04-20 第12集:昆虫江湖
  • 2013-05-25 第13集:走你,蔚县
  • 2013-11-23 第14集:重走霞客路
  • 2013-12-28 第15集:人类学
  • 2014-02-16 第16集:何处觅芳踪
  • 2014-03-15 第17集:古迹和城市规划
  • 2014-06-08 第18集:小话时蔬
  • 2015-01-18 第19集:博物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2015-03-07 第20集:博物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
  • 2015-04-25 第21集:博物学与古生物、化石
  • 2015-05-23 第22集:丝路往西
  • 2015-06-06 第23集:彩云之南观鸟分享会(上海)
  • 2015-06-27 第24集:如何观察一只鸟
  • 2015-07-11 第25集:保护的意义
  • 2015-09-12 第26集:与自然交流的N种方式
  • 2015-10-17 第27集:自然老师的城市自然课
  • 2015-11-13 第28集:草木之名
  • 2015-11-20 第29集:跟着猫盟去找猫
  • 2015-12-26 第30集:飘落水中的精灵——原生鱼的观察笔记
  • 2013-10-27 上海:珠宝与自然
  • 2015-04-18 上海:非洲分享会
  • 2015-05-24 上海:一行白鹭上青天
  • 2015-07-25 上海:观鸟记录那些事
  • 2015-08-16 上海:如东的候鸟
  • 2015-09-20 上海:狂野非洲——肯尼亚生态旅行分享会
  • 2015-11-14 上海:植物辨识入门以及野外观花经验分享会
  • 2015-12-26 上海:会飞的花朵——蝴蝶

自然探索是不定期举行的线下户外活动,一般一次活动会召集各领域的朋友加入,一起对自然进行探索和发现。主要由活着、老余和年高和我组织。活动名称如下:

  • 2012-04-04 自然探索第1集:访古探春
  • 2012-04-04 济南:读大地书,赏小草花
  • 2012-04-14 自然探索第2集:穿越到明朝看妃子
  • 2012-05-05 阳台山寻墓
  • 2012-06-03 九龙山脚溜达
  • 2012-07-08 纵行百花山
  • 2012-07-14 水泉沟—香屯穿行
  • 2012-12-08 自然探索第3集:房山金陵—十字寺考察
  • 2013-03-30 自然探索第4集:芦潭早春
  • 2013-05-04 自然探索第1集(上海):辰山植物园
  • 2013-07-20 海陀山植物综合探索
  • 2013-08-03 崇化寺—九龙山周边古迹地质探索
  • 2013-08-18 延庆探访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 2013-08-24 自然探索第5集:夏日韭园
  • 2013-09-07、08 门头沟寻破庙古村
  • 2013-09-19、20 赤城东猴顶寻秋
  • 2013-10-03、04 鸡鸣山—官厅—永定河峡谷地质旅行
  • 2013-10-27 自然探索探路之虎峪—沟崖玉虚观穿越
  • 2013-11-09 谷积山访古
  • 2013-11-16 谷积山访古续
  • 2014-02-14 千军台古幡会
  • 2014-03-22 南植周边踏春
  • 2014-03-30 户外常识和野外急救培训
  • 2014-04-07 京西古道:圈门—潭柘寺段
  • 2014-04-12 房山看花看塔
  • 2014-04-26 京西古道:王平—圈门段
  • 2014-05-01 阴山古道
  • 2014-05-10 延庆箭报春
  • 2014-05-18 百花山
  • 2014-05-30 内蒙大青山
  • 2014-06-14 沿河城
  • 2014-06-21 京西古道:大觉寺—金山寺段
  • 2014-06-28 东灵山
  • 2014-07-05 北京古村落:水峪村、南窖村
  • 2014-08-09 海陀山
  • 2014-10-18 自然探索第6集:化石和古迹的秋
  • 2015-05-30 南海子麋鹿苑
  • 2015-06-06 清华园的植物
  • 2013-05-04 上海:上海辰山植物园
  • 2014-05-25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百草园“闻香识药”
  • 2014-08-30 杭州:夜游植物园和吴山
  • 2015-02-21 杭州:植物园赏花观鸟
  • 2015-07-04 上海:上海植物园观鸟
  • 2015-09-20 上海:夜游上海中医药大学百草园
  • 2015-10-03 上海:松江乐莓园和浦南林地

自然阅读旨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获得较完整的认知体系,因为个人阅读、个人理解有缺憾,所以找几个人,坐下来交流心得、分享体会。开始由老余组织,后来由邓安庆组织,荒草则负责书目推荐(已推出4批)。活动名称如下:

  • 2012-12-29 北京:01.《瓦尔登湖》
  • 2013-01-27 北京:02.《发现之旅》
  • 2013-05-12 北京:03.《旅行的艺术》
  • 2013-07-13 北京:05.《植物名字的故事》
  • 2013-11-03 北京:06.《天真的人类学家》
  • 2014-06-29 北京:08.《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 2015-03-21 北京:09.《看不见的森林》
  • 2015-05-16 北京:10.《植物学通信》
  • 2013-06-29 上海:01.《自然笔记》
  • 2013-07-27 上海:01.《里山》纪录片
  • 2013-08-17 上海:02《植物名字的故事》
  • 2014-08-16 上海:03.《时疏小话》
  • 2014-09-27 上海:04.《大自然的笔记》

午间课堂是QQ群的知识分享活动,会不定时择午间或夜间,组织一两位群友,分享他们擅长的知识话题,话题没有严格的限制,围绕着自然、博物、旅行、摄影,什么都有。活动由马二、年高和莉莲组织,办得有声有色,产出颇丰。来群里分享的朋友也渐多,不泛很多学有所长的专业人士,我们最后惊奇地发现,博物的圈子其实并不大,不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心胸更大了,或者说每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强大了。每次开讲前,我们都提前招募书记员,负责整理对话。完稿后,云海、J乙则默默无闻地将内容发布到网络上。具体的分享名因为太多,此处只列2015年的目录,网站上可以看到我们的详细记录。

  • 2015-01-29 小虫:校园里的自然笔记
  • 2015-02-02 怒放:西南年俗
  • 2015-02-03 小白杨:吴哥窟
  • 2015-02-04 阿蒙:年花的养护
  • 2015-02-05 顾有容:西南见闻
  • 2015-02-21 老蒋:杭州植物园赏花观鸟
  • 2015-03-25 顾有容:中医吐槽
  • 2015-03-27 土豆:植物观察之茎叶
  • 2015-03-27 豆苗:摄影和植物的故事
  • 2015-03-31 DVD:鸟类辨识
  • 2015-03-31 秦隆:植物摄影1:对焦、曝光、色温
  • 2015-04-01 魔术师:秦岭早春植物
  • 2015-04-07 文浩:城市与蝴蝶
  • 2015-04-17 阿蒙:漫谈樱花之早樱
  • 2015-04-21 秦隆:植物摄影2: 目的,选材,构图和景深
  • 2015-04-22 酚酞: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 化学是我们大家伙儿
  • 2015-05-04 土豆:春季星空
  • 2015-05-06 老蒋:五一临安博物旅行见闻
  • 2015-05-08 顾有容:转基因农业的环境影响
  • 2015-05-26 土豆:细细观察植物
  • 2015-09-18 任逍:流浪的吃货
  • 2015-11-24 蛐蛐:如何观察一直鸟

自然之声由孙小宝组织,小宝是主持人,她希望用自己甜美的声音记录自然、并把好的自然文章传给大家。此外,她还将自然茶聊活动的PPT配合录音制作成视频,让不能到现场的朋友观看。这些活动属于传播,传播可以让创造变得更有力量。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上海的沙夜在孤军一人的情况下,坚持多年,终于把华东区的活动也带动组织起来了,而且活跃度很高。看到她的努力和成果,我相信这种同好自发组织的模式可以复制到其他地区,逐渐生根发芽。突破口是通过一种形式,先把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有行动力的人团结在一起。朋友刷牙已于2015年的8月筹建了自然笔记温州分部,目前正在招兵买马、准备开展活动。如果更多的城市能开展类似的活动并通过一个平台加强联系,那么大家到了那些城市,就可以在当地的爱好者下,更多地了解当地的自然和文化。

还有更多的朋友,如云中鸟、明子、文浩、小白杨、刘宁、可乐,以及很多在此无法一一感谢的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太多时间参与组织工作,但我坚信有一天,他们会在小组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并作出创造的行为——只要我们的初心依旧不变。

自然阅读
图2 2014年8月16日,自然笔记华东分会(上海)第3期的自然阅读在上海植物园1号温室前的草坪举行,阿蒙带着他的新作《时蔬小话》与朋友们分享交流。
自然探索
图3 有着地质、古生物、植物、昆虫、古迹、手绘、户外、摄影等专业特长的队友们结伴而行,从昌平虎峪进入,翻山后抵达沟崖玉虚观,沿途进行自然探索。

每个人自己都是海岛,但我们并不孤独。

一系列活动将自然笔记团结在一起,此刻的自然笔记学会了变形,学会了适应,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动可静,可知可行。我们不追求速度、效率,我们只追求真诚的交往和认知的进步,这两件事,恰是不能通过功利的行为得到的,因为功利通常和短暂相伴,它的敌人叫“时间”。这些变化也告诉我,事情的任何转变都开始于行动,思想和讨论虽可以增长我们的认知,但要推进再小的一件事、推动一个组织向前,都必须依赖于某一个执行者的具体行动。

伴随着自然笔记的6年,我对博物学的认识也愈加深刻,博物学到底有什么特性,博物学的未来可以怎么做,我有一些粗浅的思考,此处不详细论证,只谈谈自己的主要看法:

1.博物学的研究对象:多样性(思想和方法多元),本土性(关注身边)

2.博物学的研究方法:感知性(符合思维的习惯),过程性(时间,积累和变化),普适性(从个性到共性的升级)

3.博物学的驱动力:好奇心

休谟在《论品味的标准》里提到:一个人如果从未有过机会比较不同类型的美,那他就完全没有资格评价呈现在他面前的任何物品。在我眼里,博物学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是科学的前奏,因为博物学可以为科学提供各种不同的证据,假如魏格纳只是说南美洲和非洲地图可以拼接,就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他的假说。假如屠呦呦不去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她可能毫无头绪。博物学强调的是对个体的关注和搜集,强调多学科和本土优势,它立足于个体经验,但他的目标又不限于个性的描述。

经验派和理性派到底谁重要?这个问题也许本身就存在问题。博物学和科学的对立,在詹姆斯的试验主义(实用主义)哲学下已经得到统一。当经验和理性做了区分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放下它们的差异或分歧,回到它们共同的出发点:都是好奇心的驱使下追求见识的增长。对于全人类文明之进步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增长见识、热爱智慧、追求真理最重要的事了呢?

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经过理智,最后达到理性。——康德《形而上学导论》

哲学是我们对自身、世界的信念和态度的总和。从自然笔记的故事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哲学的慰藉,产生了关于自我和时间的思考。

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有很多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也是苏格拉底最重视的格言之一。对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而言,最重要的是首先能明确地表达你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即你相信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文明的发展很简单:创造—>记录—>传播和应用。创造和传播是两不同的领域。创造是内向的、自由的、指向未来,主要是做自己做想做的事情,它甚至不需要去有意迎合外部社会。做好创造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好奇心去追求真理,追求到让自我满意。而传播是外向的,指向当下,需要纪律,需要任务和制定游戏规则并紧跟社会发展的变化,如今它需要通过资本的行为,深切了解他人的需求并使之得到解决,充分利用市场去放大影响力,做好传播的关键是让客体满意。

不论是创造和传播,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两个关键词:一是时间,二是记录。时间是条河流,你进去之后,如果不够坚定就会被冲走,足够坚定,就能等到诺亚方舟。此外,我还发现了时间的一点奥秘:时间只有积累才能见效。任何事情,如果渴求有一点创新、进步,都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也许,因为每种生物是从时间的河流里进化过来的,进化不过是时间的演变,所以时间里隐藏着世界的本源。而记录,是连接创造和传播的桥梁,因为时间的箭头是单向的,是不可复返的,正因为我们不可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所以对当时的记录才很重要,正因为有了记录,才能谈得上某一时刻的确实存在,才能在多年后精确地回顾起自己曾走过的路。但记录、时间经常被忽视,因为它们就是历史,而历史只有回过头来看才有意义。

总结的启示经常是简单得让人不想听,前辈们说了那么多遍,只恨自己理解太晚:生活是什么?选择一个坚定的目标,再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然后专心上路。关键环节是理解自己,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耐心地付出足够多的时间,而且每一次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最后,别忘了像这篇文章一样,把追求的经历和启发写下来,让自己、让别人来批判。

自然笔记
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真诚地选择和践行自己的使命。欢迎加入自然笔记,只要你坚信好奇心和自由之可贵。

本文为《中国博物学评论》创刊号所作,成稿于2016年3月17日,2017年10月刊发。

一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