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旅行和地学
摄影的使命:超越感觉的交流
摄影的使命:超越感觉的交流

摄影的使命:超越感觉的交流

玉兰
图1:2012 年4月,天门山上云雾缭绕,能见度很低。突来一阵风,将云雾驱散。这棵悬崖峭壁上的木兰,顿时让我心头一震。她绝世而独立。匆匆拍下几张后,她再次躲匿于 云海之中。苦等了1个小时,可惜没能清晰地再见她一眼。要是摄影师,恐怕会在此等待一天吧。有些景色,相遇只需一瞬,遗忘却要一生。

地质大学的花
图2:2014-6-2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路过,看到有一学生宿舍的窗户外养了许多牵牛花。我想,愿意在宿舍养花的人,应该不至于太空虚吧,至少他热爱生活。大学的自由时光,为什么不为这段美好时光增加点诗情画意呢?其实,忙碌中的我们,何尝不需要放慢脚步,静待花开

天台山烟火
图3:2016年大年初一,和朋友去天台华顶,却在国清寺路口堵了很久。快天黑的时候才到半山腰,只能停到一个休息处望远。不一会儿,山下开始举城庆祝,我们方才意识到今天是节日。很幸运,我们第一次见证了满城的烟花。我得到一个启发:对于平日里常见的景色,一定要换个方式或角度看。

 

每次在豆瓣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我都会留下尽可能丰富的文字说明,就像上面的照片一样,说明当时的环境和我的感觉、收获。我讨厌摄影师在创作之后,只是随意地留下几个字作为标题,有的甚至一个字都不留,由着读者去猜测作品背后要表达的意义。他们还会为这种行为找到坚定的理由:摄影本身就是语言,好的摄影不言自明。

摄影是语言,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摄影是什么样的语言?我们先谈谈什么是摄影。

1.摄影是客观的语言

摄影从一出生,就被烙上了写实的印记。它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例如不同于音乐和美术,正是因为它的客观性。其他艺术大都是从无到有、做加法的创造过程,它极少相似,如果说两首歌曲、两幅画大片雷同,那除了抄袭,还有其他解释吗?当这些艺术品完成后,艺术的任务目标也就达到了。

但摄影不是从无到有,摄影的关键动作是——选择。什么东西出现在画面中,这是由摄影师决定的。只要选择相同的时间(光线)、相同的角度、相同的对象,作品就几乎一模一样。所以说,摄影是在做减法。但无论怎么做减法、做虚化,无论如何调节摄影参数,摄影都是客观存在物的记录。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你:看,这个场景曾在这个世界存在。

因此,不能天真地以为:快门按下的瞬间,摄影的任务已经完成。这句话针对做加法的艺术而言确实如此,但这句话不完全适合摄影。摄影有三点特征:细节+瞬间+依赖光。按下快门的时候,摄影记录了瞬间无数存在的细节,很多细节是人眼无法注意到的,有些信息即便想感知,肉眼也无力感知。

刚玩摄影时,我认为摄影的功能之一是场景再现,我喜欢拍出肉眼看的效果,不然就觉得失真。但相对论告诉我,人类只擅长用人类的尺度去衡量世界,而世界的时空可以无限细分,显微以及飞秒的世界里,我们根本无法感知。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借助于工具延伸人体的机能,就像我们制造火箭以翱翔太空,照相机能帮助我们翱翔在这样一个世界——肉眼可能无法感知的色彩世界、清晰世界、视觉世界。于是,我更加坚信,人类的感觉有时候很狭隘。

摄影是客观,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按下快门之后,摄影的客观意义方才开始显露。因此,不能只凭着感觉拍摄,你看不见,照相机也许能看见。所以,要拍,先拍下来,回家再细细品味,努力探索。

但是,一个按快门的人就是摄影师吗?一张被相机记录的照片就是摄影作品吗?从客观的角度讲,就是。因此客观的摄影没有门槛,玩摄影就像玩手机,它们都是实用的工具,它们可以帮你记录,帮你在图像里发现,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只要他愿意。

日暮下的百花山
看不见的森林:日暮后的百花山

眺望北京城
看不见的都市:50公里外的北京城

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
看不见的科学:京西古道马蹄窝

2.摄影是主观

但这样的摄影作品能称得上艺术品吗?显然不是。因为艺术的定义决定了摄影不能只是客观。艺术是什么,不论是美学界、哲学界还是心理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沃特伯格写过一本书《什么是艺术》,里面总结了各位大师的观点。例如:

  • 柏拉图:艺术即模仿
  • 亚里士多德:艺术即认识
  • 康德:艺术即可传递的快感
  • 叔本华:艺术即展现
  • 黑格尔:艺术即理想
  • 尼采:艺术即救赎
  • 杜威:艺术即经验
  • 科林伍德:艺术即表现
  • 海德格尔:艺术即真理

绝大多数人都同意的是:艺术是主观的,是潜藏于艺术品背后的感情。艺术与精确地再现没有关系,艺术关注的是表现。黑格尔举了例子,他认为人物写生不应该机械模仿对象的外表,而应通过外表来展示他的内在特征。单纯地向别人汇报你看到的场景,那是逃避责任;把场景演绎出来,才是接受挑战。

今年3月,我再次来到门头沟的灵岳寺,发现门中有缝,瘦者可入。进入天王殿,一抬头,很有感觉,梁上有字:大清雍正十一年……。再细细品味木头的色彩、形态以及组合,惊呼:木构原来可以如此之美。因此我相信:如果一个景物之美不能令你震撼,要么是你太着急了,要么是它本身不够美。美,是凭着自身散发出来的。

回来后,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这些木构那么美?我是怎么感觉到这种美的?现在,我可以很清楚的说:木构之所以美,除了它拥有优美的形态、艳丽的色彩和梁柱的整体组合所展现的视觉美之外,更在于一个想象的过程,大殿是元代的,它是几百年前留存至今的文化遗产。它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古人在建造过程中,赋予这座神殿的虔诚和信仰。他们用智慧、精神、双手和时间铸造了美,正是这些背后主观的元素,让历史散发香味。如果改用现代机器彩绘、用水泥把他们粘在一起,一个月内完工,即便外观和现在所见一样,我们可能也感受不到美。

wps325D.tmpwps32AC.tmp

如果说摄影是艺术,而艺术是主观的,那么摄影就是作者主观意志的产物。那么,一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是:主观是如此个人,读者如何感知作者的主观?

休谟是怀疑论者,他认为艺术欣赏完全是一件主观的事,每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感觉,最多只是根据自身的经验猜测作者的感觉。

康德反对休谟,他认为,美是一种只要具有人类那样感觉和认知能力的生物都能体会到的快感。人类有着相同的思维结构,正是这种结构确定了审美的共通性。

但是我注意到,康德说的是审美,而休谟说的是艺术。审美上,人类可能具有共通性,那是一种本能和直觉。就像我们每次看到壮美的山,无论是北方的山,还是南方的山,听到寂静的河,无论是北方的河,还是南方的河。我们都会从内而外地感到美。我一直在思考,人类为什么有审美的能力。也许这是因为人类的理性发展之后,我们使用理性需要耗费太多的能量,而审美是一种可以恢复能量且对身体不造成过多伤害的一件事。也许还因为审美是表象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都欣然接;因为接受所以快乐。

北方的山
北方的山:灵山

南方的山
南方的山:白菊花尖

玉渡山之美
北方的水:玉渡山

白菊花尖
南方的水:白菊花尖

但在艺术品味上,更具体地说,是情感的品味上,我们是不是一定具有相同的思维结构?

答案是即使结构相同,结果不一定相同。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回到“感觉”这个词。感觉有很多种,我们经常不区分和反思感觉的本质,只感觉自己的感觉。感觉,比如快乐有多个来源,叔本华将快乐的源泉分为三种:

  • 机体新陈代谢带来的乐趣。如吃喝、休息和睡觉。
  • 发挥肌肉力量带来的乐趣,即体力。如击剑、骑马、跳舞、狩猎。
  • 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即智力。如阅读、感觉、思考、写作、发明、音乐、思考哲学等。这是人优胜于动物的区别。

前两种方式带来的感觉是一种本能,因此它的方式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人类相差不多。就像弗洛伊德层表达过的意思,人性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几千年下来,人类还是那副德性,被性和虚荣驱动。但是,我们通过思考获得的感觉,不是本能的,而是后期驯化的,它受到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生活和学习的经验组成了感觉的基础。不同身份、地位和心智的人,看待同样的景物,他们的感觉是如此千差万别。因此,一个艺术品,超越了本能的艺术品,必然是社会和作者情绪的缩影。

一个月前,我在衢州攀登当地的一座最高峰——白菊花尖。沿途都是山路,没有人家。直到半山腰,才出现一间屋舍,掩映在翠竹之下。小屋面对青山,屋外溪水潺潺,竹竿上晾晒的衣服,享受着徐徐清风。这不是世外桃源的景象吗?小屋的主人阿姨却告诉我,他们原来居住在这里,但市里为了响应山民脱贫的号召,推倒了他们的房子,给他们在市里分了一套房子,但是房子面积太小,而且在城里没有经济来源,所以他们又回到了这片废墟,重新盖起屋舍,靠着竹子为生。这件事说明什么:在吃饱饭的人眼里,林中破屋象征着世外桃源。在尚未吃饱饭的人眼里,废墟就是废墟,它要么被推倒,要么被重建。

不同的人,感觉是如此不同。假如不经过一个叫语言交流的过程,我是不是可以臆想:村民爱美,隐居山中呢?没人知道真相。

wpsE6A6.tmp
游客:美景之下,心情快乐

wpsE6C7.tmp
游客:自然的风,徐徐吹来

世外桃源 (3)
村民:山高路远,生活不便

世外桃源 (4)
村民:如何才能把废墟重建?

3.摄影的使命:准确交流

如果艺术品要成为经典,必然要求它超越机体的乐趣、体力的乐趣,就要被另一个世纪的人读懂。实际情况是,过了一个世纪,社会变化了,人类的哲学观变化了,如果不能准确地传递,艺术极有可能被误读。因此要准确判断上个世纪艺术品的内涵,必须要先充分地理解艺术品诞生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维变化。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美学家,他对艺术是什么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艺术即人们交流的手段。这种交流具有特殊性,与语言交际不同的是,人们通过语言相互传达自己的思想,而通过艺术则相互传达自己的情感。”他解释说:“人们能够被他人情感所感染,艺术活动正是建立在这种能力的基础之上。”

是的,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类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但是,托翁不是哲学家、也不是科学家,他没有回答什么是情感,没有对情感进行分类,也没有继续追问自己:情感的感染,有几分精确性。即读者的情感,和观众的情感,有多少是准确传递下去的?传递过程中有多少变形?

怎么样才能让摄影精确地被感知和读取?

我所知道的唯一的办法是——借用文字。

写到这里,我总算可以更加明确地说出我的意思了:因为读者无法完全读懂作者想要在摄影中表达的非本能情感。因此,克服这个缺陷的唯一的途径是:作者要留下精确的文字说明。留下文字的意义在于,你不只是在表达,你同时也在交流,交流你的情绪,更是交流你的思想。

打个比喻:摄影和文字本来是一对夫妻,一方擅长情感,一方擅长理性,他们如此互补,应该彼此恩爱。摄影师,不负责任的摄影师,却偏将他们活活分离。

文字的作用是精确描述。不用文字说出来,谁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呢?感觉是很重要,但它只是开始,是驱动力,感觉一旦成为目的,那么它就不再重要,因为人人都有感觉,但真相只有一个。摄影师也许会反驳,我只想记录这个场景,读者自己体会,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很好?或者说,读者怎么想,我可管不了。是的,所以自我的摄影对自己重要,因为自己快乐了,但是对他人不重要,那何必拿出来呢?因为它已经失去了真、失去了善、失去了深刻的美,它不值得信仰。如果摄影只是为了自我情感的抒发,那它永远无法和谐。吸毒也可以产生满足感,也是个人的事,也可以产生快乐,而且只是偷偷地乐。但是,它好吗?

杜威认为,艺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在创作之初,艺术家只考虑作品是否美(使人愉悦),而科学家或工匠的实践活动则有其他的目标。杜威说的对,但如果艺术只是考虑美,那它就很危险了。海德格尔在《林中路》里提及了相关的思考:“无论对艺术享受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体验都是决定性的源泉。一切都是体验。但也许体验却是艺术死于其中的因素……它并不认真对待一切本质性的东西,因为它担心“认真对待”最终意味着:思想。在今天,又有何种畏惧更大于这种对思想的畏惧呢?”

体验是艺术死于其中的因素。如果艺术只有体验,艺术就将死亡。死亡的原因,是因为艺术家惧怕思考。我觉得,这是为什么科学节节登攀而艺术停滞不前的原因。因为科学求客观的实验,求感性的超越,他们像艺术一样追求创新又对感觉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断地抛弃自我认同,不断地寻找证否自己的证据。

为了不让摄影死亡,我们必须要思考:摄影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革命和超越?

_DSC0732
故乡的树:自以为是的熟悉,不过是种自欺的感受

wps9070.tmp
十三陵无字碑:生前虚华荣耀,死时竟无话可说

4.摄影的总结

摄影是艺术,所以它能用图像去表达,但它不能只是借助于图像,它必须超越图像。超越的方法,一是承认它的客观性,深知按下快门时,摄影才刚刚开始;二是承认它的主观局限性,摄影是摄影师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必须借用文字的语言去完善,像写作一样,达成更精确的目的。

摄影仅仅讨大众喜欢是不够的,因为它可能只是激起人类本能的情感和毫无价值的幻想。摄影和音乐、舞蹈、绘画一样,是全世界性的。但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它们?请把你的感觉用你的文字语言表达出来,这孕育着一次飞跃。

用激励了我无数遍的康德作为总结:“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经过理智,最后达到理性。”我们的目标发端乎感觉,但别忘记我们还有更远的目标——理性。

摄影如此,生活亦如此。

image 春天总在风雪之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